广东深圳着力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建设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公布2024年第三批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及近零碳建筑试点项目名单,共包含12个试点项目。这些项目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旨在推动深圳建筑能耗逐步降低。项目涵盖全市多个区域,包括福田、南山、宝安等,将为深圳的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深圳市推进超低能耗建筑的举措是应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积极响应。通过使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措施,试点项目不仅能明显降低能耗,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试点项目不仅关注技术的先进性,更注重其可复制性和推广性,对其他城市的绿色建筑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从绿色建筑的视角来看,深圳的这些项目在设计初期就考虑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提升建筑的整体能效。项目还注重建筑使用者的舒适度,通过优良的自然采光、通风设计和高效空调系统,为使用者创造了更加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12月12日,中国建设会计学会2024年学术交流会暨第九届二次理事会在海南三亚市召开。三亚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致辞,学会理事及专家学者近60人现场参会,部分理事通过线上形式参会。
商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12月12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指导下,由中国建设报社、中国建筑文化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年中国城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研讨会”在京拉开序幕。本次研讨会以“共建和谐美丽城市 共创幸福美好生活”为主题,搭建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政企研学媒”协同创新交流平台。会上,部分城市人民政府、政府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分享创新理念和优秀实践,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建言献
为确保寒潮天气居民用水不受影响,连日来,陕西西安、江苏苏州等地实施供水设施“防寒保供”模式,采取全面排查、“穿衣戴帽”、智慧化监测等措施,有效保障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深圳大鹏坝光综合体育中心,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白沙湾路与鼓楼路交叉处,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包含综合体育馆、游泳馆与练习馆三大功能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