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托梦想筑梦青春”2024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青年托举论坛圆满举办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习精确指出,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学技术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学技术人才上,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
为此,北京土木建筑学会为激发首都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发现和托举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优秀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勇挑重担、不负使命,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2024年11月15日由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北京工程师学会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学术指导;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材分会、建研建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建筑云联盟、筑龙学社、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共同支持的“承托梦想 筑梦青春”——青年人才托举活动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召开。
本次以“承托梦想 筑梦青春”为主题的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青年人才托举活动,是学会系列性的青年托举活动。展现了北京土木建筑领域青年学者们的风采和最新研究成果,本系列活动以为“线上+线下”的互动形式开展分享,线名建筑行业资深从业者与青年学者参与了本次交流,线上通过建筑云联盟线上直播形式以及线上照片直播形式,活动当天已有超过5000人次观看,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力。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吴吉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冷发光、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秘书长王思娅、常务副秘书长陈磊、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高级工程师林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方豪、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李方正、葛韵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魏英杰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吴吉明主持,青年专家代表报告交流的形式进行。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主任委员冷发光在致辞中指出,青年人才是国家的未来,是行业的希望。“青年托举”活动可以充分的发挥学会“小同行”和高水平学术大师聚集的专业优势,强化对青年人才苗子的发现举荐作用。通过托举论坛这样的平台,青年建筑师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且与行业内的前辈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学习,在互相启发中不断成长,也在挑战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正是这样的互动和碰撞,让整个行业充满了活力和创新力。他们的创新思维、敢于突破的精神以及对未来的追求,将为建筑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材分会秘书长王思娅作为主持人对活动进行了整体的串联,并带来了对本次活动的祝福。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吉明致辞并做题为《从积累到智能涌现——与智能共舞的后人文主义时代》的主题分享。
吴秘书长指出,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当代的青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这个时代需要的融合型人才和跨越式创新。当下社会所需人才应能够跨越不相同的领域、学科和行业,将各种资源、信息和创意进行整合和创新,并通过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思维,实现突破性的创新和变革,推动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
吴吉明同时表示,青年人才始终是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的核心资源,学会始终致力于培养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未来学会将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活动、培训和实践项目,为青年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帮他们拓展视野、提升技能、增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活动最精彩的青年人才的学术环节中,来自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的历届青年学者们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与科研心得。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青年托举人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高级工程师林放进行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的主题演讲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青年托举人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方豪进行了《电力系统变革背景下零碳供热的可行性探究-以赤峰城区为例》的主题演讲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青年托举人才2022-2024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李方正分与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葛韵宇分享了《园林绿化专项规划体检及能力提升》主题演讲。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青年托举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魏英杰进行了《砂卵石地层盾构刀具协同工作效应及损伤监测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主题演讲。
活动中,专家们从不同视角对青年人才进行了点评和指导,为他们的学术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建议。青年嘉宾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用自身的实践鼓励和激励着更多的青年学者。
开放式的学术沙龙为参与者提供了轻松自由的交流气氛,大家也就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研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的青年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术、互相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土木建筑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正真看到了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在培养青年人才方面的决心和实力,也看到了学会对于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视。
在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青年学者能够借此平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升学术水平,共同为土木建筑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将利用北京土木建筑学会这一学术平台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为更多的青年学者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学术、互相学习的机会。
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市科协作为市委市政府联系服务科技工作人员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的重要手段。项目为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成长探索经验模式,为北京建设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提供保障。
北京市科协自2017年起面向学会开展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青年人才托举工作采用导师制,导师由学会和青年科技工作人员共同商定,通常为本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甚至院士。学会和导师共同制定符合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成长的、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并为其提供连续三年的学习、科研、交流平台。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从2017年开始从每年评选二十多人,到如今的每年培养四百余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现在已经成为科协和学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托举期间,有青年刚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并当选全国青联委员,有学者获得行业领域中的最高成就奖,入选项目的青年人才在基础研究、创新创业、临床一线、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已有超过1000位名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均有职务职称晋升。已有十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了责任导师。人才托举工程导师制充分的发挥了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作用,通过培养青年人才,不断服务科技创新。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的青年分享强调传承与可持续,后续还将持续开展相关青年学术分享和职业规划指导也希望我们大家持续关注。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是北京地区建筑规划设计、市政设计、小区规划、土木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工作者的学术性民间团体。北京土木建筑学会1959年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创建。现任理事长为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邵韦平。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的工作是发展北京的建设事业,实行民主办会,开展土木建筑学术研究、成果交流、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案鉴评、技术鉴定、专业培训、咨询服务、编辑专业刊物,提高北京土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学会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学术讨论、交流、研究和考察;普及建设科技知识,推广先进的技术;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组织建筑规划设计创作竞赛和建筑工程评优,承担政府委托的项目评估,成果鉴定;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及友好交往;根据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会员要求,同有关部门合办或单独举办各种培训班、专家讲座,努力提高会员的水平;举办专业展览,编辑出版学术书刊;举办为有关部门和会员服务的各种活动。
北京工程师学会,于2020年8月6日在北京成立。理事长是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目前,学会是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起单位。自成立以来,学会植根于北京雄厚的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资源优势之中,以千家企业科协和58万企业科技工作人员为依托,重点打造教育培训、合作交流、科技评价和推动工程师国际资格互认四大业务体系。
截止目前,学会以针对工程师全职业周期成长打造了分类服务包体系,承接了人社部“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1年高级研修班项目,开展了“工程师职业再生计划”、创新方法培训等形式多样培训活动。同时积极拓展与海外工程师组织联系,作为技术上的支持深度参与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主办的“2021年工程创新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高级别研讨会”;并配合活动举办,广泛向北京地区企业科协、学会征集优秀实践创新工程案例,其中11个案例成果入选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集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第一届理事会委员,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工程师学会理事及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现兼任九三北京城建委秘书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孪生与未来城市专委会委员等多个智库及学术团体职务,资深自媒体专家,北京建院科技质量中心学术主管。目前聚焦于数字时代的城市管理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万物互联背景下的多学科交融与科学技术创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