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保护在国外:国外成功案例借鉴
意大利的一些城市保存了大量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这些历史建筑都是本国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精华,对此,意大利政府和普通民众,都严格遵守《威尼斯》,在城市改造建设过程中,注重城市原有风貌,保持建筑物和街区的历史特点,使民间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并使其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罗马,佛罗伦撒等城市的古建筑保存可用“整旧如旧”来形容,也就是说现代人看到的是一个加固了的,却不会刷新、重建,保持原样的意大利城市。意大利政府认为要保存的一定是真正有价值的旧建筑,要保持其原样,不要大修大改,或以我们想象的美去修理历史遗迹,不应该盲目仿造,做成不伦不类的假古董,应该让历史遗迹自然地出现在正常生态之中,周围的建筑要努力与之和谐。
意大利不仅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格外用心,而且意大利作为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建筑整修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为了在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的同时不影响市容景观,很多历史建筑在整修时的脚手架外部罩着1:1原实物大小的影像幕布,不经意远看一般不会发现建筑正在整修,使得游客对城市的印象总是完美无瑕。
不仅如此,意大利政府从1997年开始,每年5月最后一周都会举行“文化与遗产周”活动,政府将免费开放所有国家级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地,在此期间,相关政府部门还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教育活动,以提高公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思,来提升其社会效益。在这种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下,许多民间团体成为意大利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并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保护建议。
反观昆明,作为一座所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在现代化与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积淀似乎已经越来越单薄,如果还不采取行动,这些历史遗产将离现代人越来越远。
对于昆明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的保护,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福泉认为,世界各国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做法都可以让我们借鉴。他表示,所谓合理保护开发利用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关键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立法,对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的使用和保护进行严格管理,在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基础上,制定一套更详细、更有明确的目的性的相关保护法规,使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保护的全过程能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和法规进行约束。其次,强化每一个普通公民对于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的保护意识,让每一位公民都参与到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的保护工作中,可以参照欧美等国设立“遗产日”等形式,广泛宣传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发挥民间社团作用,让他们成为政府与公民就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保护方面沟通的桥梁。第三,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的保护经费应列入财政计划的专项补贴,并可多渠道争取资金。最后,相关政府部门不能只注重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所具备的经济价值,应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避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保护利用。
在提到科学保护,杨福泉也为昆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应该尊重历史原真性,确保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以保持生活的延续性,保持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依循历史的真实性为指导理念,保持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周围的传统格局和历史肌理,保持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周围小环境的原有风貌。同时,保证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的基本功能并展示其文化内涵,也就是在保护和利用之间,找到比较好的协调措施,在利用的过程中做好保护工作,以发挥其价值。最后,以保护为主,进行周边小规模整治,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本身应得到重点保护,但对于周边的建筑也应得到相应的整治,以此形成较为和谐的保护区域,还原整体风貌。
当人们厌倦了现代都市的喧嚣而生怀古之情的时候,才骤然发现,那些曾代表者自己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建筑早已消失,那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历史建筑所承载的种种无法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时,书本上能给予我们多少?(文/刘鑫)
(云南房网为《云观察》唯一授权发布网站,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帖,否则后果自负!)